全國出版圖書每年呈現出遞增的趨勢,預計2014年輕松超過450000種。
“拼”種類、“搶”數量、“占”市場。各類出版社施展渾身解數出“快”書、“快”出書,圖書市場眼花繚亂,良莠不齊。然而,在周圍一片“快馬加鞭”聲中,湖南美術出版社卻選擇把腳步“放慢”下來。
10年磨“一書”
歷時10年,《百年中國藝術史(1900-2000)》叢書于2014年5月由湖南美術出版社和岳麓書社聯合出版,由《百年中國美術史》、《百年中國音樂史》、《百年中國舞蹈史》、《百年中國戲劇史》和《百年中國電影史》五卷本組成,作者分別由6位不同藝術史研究領域的專家獨立承擔。全書約250萬字,收錄圖片2000余張,整套書裝幀精美。
湖南美術出版社社長李小山坦言,該叢書出版的難度很大。首先是書中內容的時間跨度長,100年歷史。百年間美術、音樂、舞蹈、戲劇、電影等藝術門類涉及的問題比較復雜。此外,大量的文字和圖片,使得這套叢書支付的稿費和審校費很高。而編撰期間遭遇的最大困難,是該叢書的主編、美術史分卷的作者鄒躍進老師的驟然離世。
鄒躍進生前擔任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教授、美術理論教研室主任,與湖南美術出版社有過多次合作。2002年,鄒躍進與李小山策劃出版了《新中國美術史》。2004年,鄒躍進與李小山合作策劃《百年中國美術史》并擔任該書主編直至離世,未完成的部分交由其學生鄒建林來負責。
就學術意義而言,《百年中國藝術史(1900-2000)》的影響是深遠的。以往,學術界習慣將20世紀藝術史劃分為近代(1840-1918)、現代(1919-1949)和當代(1949-),這種劃分方式最大的不足,是割裂了20世紀在政治、社會、文化和藝術上的連續性。而《百年中國藝術史(1900-2000)》是目前唯一從20世紀整體性出發,描述并闡釋中國百年藝術史的著作。
業內專家認為,叢書采用的全新學術分期方式,將對我國藝術史研究產生深遠影響。
合力做“大書”
湖南美術出版社一直有集中力量做“好書”、做“大書”的傳統,曾相繼出版《中國高等美術學院作品全集》、《湖南民間美術全集》、《海外藏中國歷代名畫》、《齊白石全集》、《吳冠中全集》、《黃永玉全集》等一系列大項目圖書。“十二五”期間,該社有《黃永玉全集》、《世界的吐魯番》、《何紹基全集》、《西方人文藝術經典文庫》、《古元全集》、《魯迅藏外國版畫全集》、《中國油畫500年》等12個項目被列入國家“十二五”規劃重點出版項目,入選數量位居全國美術類出版社前列。
2014年,該社出版了《魯迅藏外國版畫全集》和《中國油畫500年》。《魯迅藏外國版畫全集》共有5卷,收錄了魯迅先生直接購買或從國外代購的2000余幅外國版畫原拓精品,這些珍貴的外國版畫絕大部分是首次向世人展示。《中國油畫500年》一書由知名美術史學者、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趙力教授與副院長余丁教授共同編著,由靳尚誼、邵大箴等專家擔任學術委員會成員。整套圖書逾600萬字,圖片8000余張,是迄今關于中國油畫文字量最大、文獻資料最豐富全面的工具性圖書。
李小山說:“我們精心打造‘慢產品’,提高精品長銷書的經濟效益。以《齊白石全集》為例,這套書雖然定價不菲,但它的銷售量每年都是穩步上升。從經濟效益而言,這些精品長銷書帶來的效益是持久、長遠的。”
用心出“好書”
2015年1月,由該社出版、臺灣美學家蔣勛所著的《美的沉思》榮獲“2014年度圖書(生活類)”大獎。蔣勛的另一本書《吳哥之美》去年7月推出后,短短半年銷售已逾6萬余冊,受讀者熱捧。
《吳哥之美》最早由臺灣出版,時至今日,原版本中的一些圖片已經過時,而且也不全。湖南美術出版社引進該書后,為追求文本的精致,安排編輯劉海珍、戴宇等親赴柬埔寨吳哥,實地拍攝了大量高清唯美的圖片,與蔣勛優美的文字達到了完美結合。更為用心的是,新版《吳哥之美》中附送了一張精美的“手繪吳哥導覽圖”,圖中吳哥多個著名景點,以繪畫形式呈現,既凸顯了美術出版社的優勢,又契合現代人的審美需求,得到了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評,一躍成為當季暢銷書。
“一方面,我們努力做一個‘小而美’的公司,收縮產品線,將很多既不能帶來社會效益,也不能帶來經濟效益,又與美術社的品牌沒有多少關聯的圖書砍掉,減少庫存壓力。另一方面,我們精心打造‘慢產品’,打造精品長銷書。為了將‘慢產品’的風險降到最低,在選題論證時我們嚴格把關,實行少印數、多印次、分年段運作項目的出版策略,同時建立針對高端人群的數據庫和直銷網絡,積極謀求政府采購,爭取各項資金資助。回歸專業,走品牌化發展道路,我們才能走得更穩,更遠。”李小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