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湖南省政協“湘聲講堂”正式啟動。
紅網時刻4月26日訊(記者 王詩穎)“ 媒體格局的深刻變化正在倒逼媒體融合。 ”4月26日,在湖南省政協“湘聲講堂”的啟動儀式現場,湖南出版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湖南紅網新媒體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省政協委員舒斌作為第一期主講人,分享了他作為紅網創始人近20年的媒體融合經歷與思考。
湖南出版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湖南紅網新媒體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省政協委員舒斌作為第一期主講人,分享了他作為紅網創始人近20年的媒體融合經歷與思考。
媒體融合催生更多傳媒形態
在剛剛過去的岳麓峰會上,5G、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成為了熱度最高的“關鍵詞”,也因為這些新技術新應用的不斷涌現,進一步催生了媒體融合。而舒斌認為,媒體融合則催生了更多的傳播方式和傳媒形態,例如移動客戶端、電子報等更貼近人民群眾、方便實用的數字化融合傳播終端。
舒斌介紹,因為智能手機的普及,移動互聯網用戶的增長,建立移動新聞客戶端成為了趨勢,因此,2015年紅網自主研發的“時刻新聞”客戶端應運而生,實現了從pc端向移動端的戰略轉型。時刻新聞充分運用文字、圖片、圖表、視頻、H5等多樣化手段,實現移動端的快速、廣泛、有效傳播,也成為媒體融合發展的路徑之一。
“紅網的融媒體發展從核心技術、傳播渠道、內容生產、服務模式等幾個方面支撐了媒體融合建設。”舒斌表示,近年來,紅網積極推行媒體融合戰略,形成了“網報端微視屏”六位一體傳播格局,成為“向基層拓展、向樓宇延伸、向群眾靠近”融合發展的生動實踐。
探尋縣級融媒體的下沉之路
對舒斌來說,媒體的融合并不是簡單的物理搬家,意愿、思想還有行動都要搬。近年來,紅網積極推行媒體融合戰略,開創了全國獨一無二的“省市縣三級四媒樹形傳播體系”,為全省122個縣市區建立紅網分站、創辦紅網手機報、開設時刻新聞客戶端地方頻道、構建戶外大屏,成為各地主流輿論陣地、權威發聲窗口。
作為湖南省委確定的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技術平臺,紅網研發的“紅網云”已建成雨花區、溆浦縣、望城區、武岡市等樣本,真正打通了服務群眾、引導群眾的“最后一公里”。2019年,紅網長沙分站與天心區攜手開啟構建全國第一家省、市、縣、街道四級聯動新媒體平臺。隨后,又在芙蓉區建立直營分站,紅網分站體系由省、市、縣三級逐步向省、市、縣、鄉/街道四級延伸。
今年3月,紅網承建的“學習強國”湖南平臺正式上線,為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提供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線上學習服務平臺,以融媒體形式提供學習產品,在全省形成了較大影響。
同時,紅網不斷推進“紅視頻”戰略轉型,推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精品力作,未來,紅網也將集體入駐馬欄山,為推動視頻化轉型,助推媒體融合發展提供孵化土壤。
2019年省政協決定創辦“湘聲講堂”,將定期邀請各界別的政協委員和各領域的專家學者,圍繞著某一主題舉辦專題講座。
“湘聲講堂”將推動政協媒體融合走深走實
近年來,湖南省政協在開展網絡議政、探索網上群眾工作、構建政協大宣傳格局等方面,積極探索“互聯網+政協”應用,探索媒體的融合發展,“提高用網治網水平,使互聯網這個最大變量變成事業發展的最大增量”。
省政協主席李微微曾提出“穩、合、新”的媒體融合觀,要快速打通聯系人民群眾的“最后一公里”。而主流網絡媒體在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過程中,同樣要打通宣傳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在這個方面,媒體融合與‘智慧政協’的理念不謀而合。”舒斌表示。
為此,2019年省政協決定創辦“湘聲講堂”,將定期邀請各界別的政協委員和各領域的專家學者,圍繞著某一主題舉辦專題講座,為政協搭建啟迪思維、增長知識、交流借鑒的平臺。
省政協秘書長卿漸偉表示,通過此次“湘聲講堂”的專題講座,省政協對于更好運用政協云有了更明確的方向和更多的方法,推動政協媒體融合工作走深走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