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出版湘軍是一張響亮的湖南文化名片。不凡成就的背后,有一大批基層一線的湖南出版人恪盡職守、默默耕耘、奮力奔跑。他們是新時代的見證者、開創者、建設者、書寫者。值此“五一”國際勞動節之際,讓我們走進他們的拼搏故事,傾聽他們的奮斗心聲,感受“出版的匠心”。
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億元事業部”之低幼圖書事業部。
全球第一本“冰書”——《企鵝冰書:哪里才是我的家?》,由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首創。
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蔡娟 通訊員 陽梅 鄧超 長沙報道
2018年,一本“邊讀邊消失”的神奇圖書《企鵝冰書:哪里才是我的家?》驚艷問世。在全球圖書出版界,這是第一本采用溫變油墨技術印刷的圖書,系“出版湘軍”首創。該書模擬全球變暖造成南極冰川逐漸消融的環境危機,讓手捧冰書的孩子們親眼目睹圖書畫面隨著溫度的升高逐漸消失,受到讀者和家長們的追捧。
在短短六個月的時間內,這本劃時代的創意童書銷售超過4萬冊、碼洋逾千萬,創造“出版湘軍”新的發行紀錄,并成為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以下簡稱湘少社)“億元事業部”深化改革的一個縮影。
在湘少社,“億元事業部”有哪些?“億元事業部”如何養成?少兒精品圖書又是怎樣打造的?“五四”青年節之際,帶著一連串的疑問,紅網時刻記者深入湘少社,為您全方位解密這支青春飛揚的“出版湘軍”。
發動引擎,開啟“億元事業部”新紀元
2018年,湘少社克服書號零增長、紙價上漲、渠道變化等不利因素,在出版業普遍面臨困境的態勢下,一般圖書不降反升,湘少社整體規模超過8.3億元,銷售收入超3.3億元,成為中南出版傳媒集團(以下簡稱中南傳媒)逆勢上揚的重要貢獻板塊。
談及強勢發展的原因,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社長胡堅分析到,湘少社是“出版湘軍”中最早實行事業部改革的出版機構。2011年底,在中南傳媒的指導和支持下,該社調整發展戰略,撤銷編輯室,設立事業部制。這種層級少、靈活機動的運作機制,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團隊活力,提升了出版效率。幾個脫穎而出的“億元事業部”,即低幼圖書事業部、知識科普圖書事業部、少兒文學圖書事業部、湯素蘭工作室等,正是這次機制改革的受益者,也是湘少社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
“五一”假期,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仍燈火通明,各事業部仍有不少編輯在加班。
不難發現,短短幾年時間里,湘少社實現各項經濟指標連連增長,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得益彰。作為拿獎大戶,湘少社近年來榮獲了中國出版政府獎、“五個一工程”獎、“中國好書”獎、中華優秀出版物獎、國家新聞出版署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百種優秀出版物等重要獎項。在重點項目方面,國家“十三五”規劃項目累計達15個,在全國出版社入選未成年人子板塊中名列前茅,國家出版基金項目入選連連增加,社會效益屢創佳績。
“這些成績,是對我們社這支平均年齡30歲出頭的編輯團隊‘著眼精品,服務兒童’的巨大肯定。”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副社長吳雙英表示,湘少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持續提升,其背后與該社在少兒細分板塊深入推進事業部機制建設,深耕內容資源、潛心渠道發展、走事業部品牌化發展路子密切相連。
創立品牌,差異化競爭組合拳一路“開掛”
從世紀之初重新組建低幼圖書編輯室,到2011年成為中南傳媒首批事業部制運作的編輯部,再到2016年成為湘少社首個突破億元碼洋的事業部。十多年的時間,低幼圖書事業部實現了跨越式的轉變。2018年,該部門以年度1.2億的發貨碼洋,連續3年實現發貨碼洋破億的成績,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億元事業部”。
“用打造品牌、形成產品線的思路來挑選、策劃圖書,已經成為了我們低幼圖書事業部的共識。”編輯巢晶晶表示,在低幼編輯部組建之初,產品以卡片掛圖和幼兒啟蒙類圖書為主,兼顧自主開發和合作,特色不明顯,雖然該類圖書的需求一直在增長,但從長期來看,具備核心競爭力還是要創造自己的品牌,打造部門的生命線。
于是,低幼編輯部一邊從引進品種中挑選打磨,一邊自主學習、整合開發,成功打造出堪稱當當爆款暢銷書“青蛙弗洛格的成長故事”“大英兒童百科全書”“美國經典專注力培養大書”等,斬獲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百種優秀圖書、中國桂冠童書獎、十大原創好書等榮譽。
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億元事業部”之知識科普圖書事業部。
2017年,知識科普事業部也大步躍進“億元俱樂部”行列。該事業部的前身是經營狀況不佳的青春動漫圖書編輯室,在事業部成立后,編輯團隊僅用1年的時間就扭虧為盈,并用7年的時間,從一個虧損編輯室發展成為“億元事業部”。從最初的4人團隊到2017年的8人團隊,知識科普圖書事業部創下了人均發貨碼洋1425萬元的市場佳績,并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
“通過調查分析,我們發現知識科普繪本有著很好的發展潛力。面對同質化嚴重的科普圖書市場,知識科普事業部采取尋找市場空缺、差異化產品定位的策略,成功打造了幾條常銷書產品線。”編輯劉艷彬表示,基于這樣的思考,部門編輯迅速策劃開發了“從小愛科學”科普繪本書系、“大英兒童漫畫百科”書系,在讀者中形成了極好的口碑,成為了事業部重要的常銷書產品線。近年來,事業部又策劃了“大視野科普館”,推出了《黑夜天文觀測》《愛因斯坦傳——天才的一生》《貪玩的人類——寫給孩子的科學史》《科學大問題》等,每年都多次重印,熱銷態勢不減。
深耕原創,打造關注兒童心靈成長精品
做圖書,原創永遠是繞不開的主題。幼兒類圖書如此,知識科普類圖書如此,兒童文學類圖書亦是如此。
近年來,低幼圖書事業部通過與蔡皋、馮健男等國內知名的大家合作,先后推出了“蔡皋的繪本世界”“中國故事繪”等中華傳統文化繪本,著力打造原創精品,得到了市場和業界的好評。接下來,低幼圖書事業部還將加強與周翔、王祖民、莊莊等名家的合作,搭建原創繪本的新平臺,積累資源,培養新生力量。
“原創繪本看似簡單,其實編輯出版是一個極其精細又費時費力的過程。”低幼圖書事業部編輯羅柳娟以“童心童謠”系列方言繪本為例,她介紹,這是一套整合全國各地方言的特色繪本,而方言繪本應該怎樣如何面對全國讀者,則成了她和繪本作者的棘手問題。為此,她們絞盡腦汁,最終決定在正文部分使用白話文,將長沙話、閩南語等各種方言附在后面,既讓全國的小朋友和家長讀都讀得懂,又能大家領略方言的獨特魅力。
此外,為完美呈現作者的畫作,編輯和美編在畫作處理上也會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不僅要對幾百張原畫進行高精度掃描,美編還要對每張底圖進行多次細節修圖,待圖片處理完畢后,編輯和美編要一起下到印刷廠上機追色,十分辛苦。“每次下印刷廠,都要拿著作者的原圖去對比,一張張去跟,一個版一個版去拼,每個色彩細節都不能放過,整本書弄完常常到了凌晨,有時候要連續跟幾天。”羅柳娟說。
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佳作頻出,涵蓋低幼繪本、知識科普、原創兒童文學等。
知識科普圖書事業部同樣也嚴格遵循少兒圖書開發“內容為王”的文化產業發展規律。為了保證知識科普事業部圖書內容的高品質,事業部在選題開發上既注重引進國外品牌圖書,也著力打造優質原創圖書。“大科學家講的小故事”“大科學家講科學”等一批由中國大科學家、院士為孩子們撰寫的原創科普書系,這些圖書有的成為了國家十三五規劃項目,有的獲得國家出版基金資助,既有良好的社會效益,又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少兒文學圖書事業部作為湘少社過億戰略板塊的一員,匯集了曹文軒、秦文君、湯素蘭、沈石溪、冰波、王一梅、金波、葛翠琳、方素珍、張海迪、梅子涵、宗介華、周銳、葛冰、鄧湘子等著名兒童文學作家,開發了《笨狼的故事系列》《王子的冒險系列》《冰波童話》《曹文軒水精靈叢書》《阿蓮》《大作家·小時候》等名家原創兒童文學精品,被無數小讀者和家長喜愛。
“兒童文學,是努力讓兒童擁有終身與書本陪伴的習慣。做原創最大的難度是要么不做,要么就做成精品。”少兒文學圖書事業部編輯周倩倩說。
《企鵝冰書:哪里才是我的家?》編輯團隊。
在新技術對出版業已經產生巨大沖擊的現狀下,“億元事業部”的編輯們也在積極思考如何將圖書進行融合。不論是二維碼技術的成熟運用,還是AR、VR等的成功嘗試,事業部的發展一直秉持著關注兒童心靈成長的宗旨,用新技術的手段提高兒童對圖書的閱讀多樣化的需求。知識科普事業部利用新科技來增加科普圖書的游戲功能,提升參與性、互動性,打造創新型的少兒科普圖書,《企鵝冰書:哪里才是我的家?》就是成功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