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5月29日訊(記者 李慧)近日,湖南紅網新媒體集團對外發布2018年社會責任報告,報告聚焦履責核心,多方面展示一年來黨媒社會責任擔當。
政治履職,營造奮進主流輿論強勢
《湖南紅網新媒體集團2018年社會責任報告》從8個方面詮釋了踐行媒體社會責任的承諾。
湖南紅網新媒體集團構建了“網報端微視屏”六位一體、省市縣三級樹型黨媒新型傳播矩陣,成為服務湖南各級黨政的全媒體傳播主平臺、省市縣三級矩陣聯動傳播云平臺。
圍繞政治履職、輿論拱衛、主流擔當的第一標準,紅網成立了中央廚房頭部宣傳工作專班,總編輯負責抓總,多部門聯動,做到通知不漏發、指令速落實,始終確保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成為網上最強音。
改版后的頭條區。
2017年5月,紅網PC端、時刻新聞客戶端改版,增設習近平活動報道集專區,每天集中推薦4條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稿件,始終確保將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報道呈現在網站最突出、最醒目的位置,并一鍵分發覆蓋至全省所有紅網分站。
開設“黨報黨刊精華集萃”“中央媒體看湖南”專欄。
首頁顯著位置開設“黨報黨刊精華集萃”“中央媒體看湖南”專欄,通過集納聚合二次傳播形成砥礪奮進的主流輿論強勢。重點打造了“觀潮的螃蟹”“正經八百”為主平臺的第三方微信公眾號,打造黨委政府中心工作的第三方詮釋平臺和新媒體時代網上輿情危機管理和輿論引導的重要陣地。
正確開展輿論監督,2018年共發布紅網問政大數據12次,在紅網認領網民留言的領導人數為374人,縣區覆蓋率100%,為地方黨委政府與網民良性互動構建了一個有序渠道。
紅網三級分站實現大頭條嚴格對標、統一規范,后臺接入紅網統一管控的市、縣分站,實現一鍵落實大頭條,形成紅矩陣整體聯動強化集束效應。
敢于創新,傳播湖南好聲音
2018年,湖南紅網新媒體集團發稿516547條。全國兩會宣傳,紅網率先策劃推出的專題《習近平的“下團組”時間》,創作的爆款H5作品《兩會H5|政府工作報告里的高頻熱詞,湖南這樣奮斗》,被人民網全國黨媒共享平臺頭條推薦,成為融媒體傳播創新的一大亮點。
在“改革開放40年”“一帶一路倡議五周年”“巡視整改”“三大攻堅戰”“鎮起風云——湖南‘鄉村振興·特色產業小鎮’巡禮”“對非投資論壇”“精準扶貧”“環保督察回頭看”等70多個主題宣傳中傳播湖南好聲音。兩端首頁開設“暖新聞”專欄,聚焦凡人善事,以小切口展示正能量。
《凌晨三點的長沙》成紅網民生報道的現象級作品。
如《凌晨三點的長沙》系列報道共12篇,以組圖+文字的形式,呈現凌晨三點鐘,那些默默堅守崗位,為夢想、為生活的平凡人故事,成紅網民生報道的現象級作品。圍繞“視角向下、報道下沉”的轉型要求,推出3篇“地下長沙”系列報道,揭秘地下長沙之謎。
還有《高溫下的她們》《開火車的人》《兒科醫生現狀調查》《基層公務員調查》《二孩時代的老人調查》等接地氣的策劃報道。
服務社會,詮釋媒體力量
紅網對全省42個貧困縣的旅游景點和特色產品進行免費宣傳。
整合湖南出版投資控股集團、中南出版傳媒集團資源,投入總價值5000萬元的媒體資源,利用6個月時間,對全省42個貧困縣的旅游景點和特色產品分批進行免費包裝和廣告宣傳,助力精準扶貧,帶動縣域經濟發展。
“青春扶貧錄——青年助力網絡扶貧”項目先后獲“2018網絡扶貧創新優秀案例”和“2018網絡公益年度創新項目獎”。《紅色印記》紅色文化紀錄片宣傳老一輩革命家的風采,宣揚紅色文化。聯合湖南省福利彩票發行中心,將160萬元助學善款發放給遴選出的300多位高中(含職高、技校)貧困學子。
在長沙市內的776塊紅網傳媒自營LED小屏上,積極宣傳和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及“講文明、樹新風”的公益廣告,每天8點到18點期間滾動發布“長沙市民文明公約”“和諧盛世,薪火相傳”等內容公益廣告,營造全民公益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