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中非經貿合作案例方案集》新書首發暨“網上中非經貿博覽會”上線啟動儀式在長沙舉行。
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北京大學教授、世行前高級副行長、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致辭。
第一屆中非經貿博覽會組委會副主任兼秘書長、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何報翔為Kilimall網上平臺授牌。
第一屆中非經貿博覽會組委會秘書處執行副秘書長、湖南省商務廳廳長徐湘平致辭。
《中非經貿合作案例方案集》已在全國各大新華書店同步上架。
相關鏈接:預告丨《中非經貿合作案例方案集》新書首發儀式26日舉行
紅網時刻6月26日訊(記者 岳瑾 攝影 陳杰)6月26日,《中非經貿合作案例方案集》新書首發暨“網上中非經貿博覽會”上線啟動儀式在長沙舉行。以中英法三種語言推出的《中非經貿合作案例方案集》,是踐行習近平總書記談及發展中非關系時提出的“授人以漁”重要論述的創新之作。同步上線的網上中非經貿博覽會平臺,是一個集博覽會官網、展覽實況、經貿撮合為一體的新型國際化數字化平臺。
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北京大學教授、世行前高級副行長、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第一屆中非經貿博覽會組委會副主任兼秘書長、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何報翔,組委會秘書處常務副秘書長、湖南省政府辦公廳巡視員羅建軍,組委會秘書處執行副秘書長、湖南省商務廳廳長徐湘平等領導和嘉賓出席本次活動。
新書發布:101個案例方案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可持續、可落地
當前,許多城市都面臨“垃圾圍城”的困擾,迫切需要一種新的垃圾無害化處理方式。鑒于此,在《案例方案集》中,提出了最有效項目建設構想:一是生活垃圾收集中轉廠;二是生活垃圾清潔焚燒發電廠。湖南仁和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垃圾焚燒發電處理將從根本上解決環境污染問題,不僅能提高環境質量水平,促進垃圾無害化,實現垃圾的減量化,提供大量就業崗位,還可以通過政府支付垃圾處理的費用加項目發電的收益來覆蓋項目投資回報。
目前,非洲大部分日用消費品依賴進口,自中國進口的產品中,消費類產品約占三成比重。雖然非洲具有明顯出口潛力的農副產品,但因加工水平、標準化程度較低,以及缺乏強有力的貿易促進平臺等原因,出口規模不大。因此,湖南高橋大市場股份有限公司提出了“中非進出口雙向貿易以及消費平臺建設方案”。在《案例方案集》中,高橋大市場將通過建設中非進出口雙向貿易及消費平臺,促進非洲各國產品在中國的集中展示與銷售,帶動更多商品出口,助力非洲大陸和各國以更多渠道實現貿易往來。
這僅僅是《案例方案集》中的兩個典型方案。湖南人民出版社社長謝清風介紹,《案例方案集》全套書籍共6冊,中文版上下冊、英文版上下冊、法文版上下冊,由湖南師范大學組織翻譯、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書籍圍繞“方法論、運營操作、工具書”等核心思想,精心選編了101個優秀案例方案,涵蓋中國21個省市,非洲31個國家,涉及農業、工業制造、商業貿易、基礎設施、園區合作、能源礦業、融資合作、綜合及其他等八大行業領域。書籍突出了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可持續和可落地的“五可”原則,對“一帶一路”倡議所倡導的“共榮共贏 共商共建 共創共進”理念進行了生動的詮釋,是開展中非經貿合作的極具實用性的工具書。
“促進非洲發展、讓非洲人民共享現代文明和繁榮是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主要經濟體的責任和義務。中國經驗、中國智慧、中國方案非常適合成為正在渴求擺脫貧困實現發展的非洲國家的參考和借鑒。”林毅夫在致辭中表示,這批案例方案展示了中國與非洲多年合作的成果和經驗,注重操作運營層面的實用性、工具性,對于非洲國家具有積極的參考借鑒價值。
平臺上線:跨語言、跨時區、跨洲際,打造永不落幕的博覽會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推進,中非經貿往來日益密切,中國已連續9年成為非洲第一大貿易伙伴國。湖南與非洲的產業結構契合度很高,合作空間和潛力巨大。來自湖南省商務廳的數據顯示,湖南與非洲貿易、投資快速增長。貿易額連續四年保持30%以上增速,2018年達到28億美元;湖南在非洲投資的企業超過120家,合同投資總額近10億美元。海關統計顯示,今年前5個月,湖南對非洲進出口87.3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1.4%,高于同期全省外貿增幅6.5個百分點。
中國和非洲相隔萬里之遙,傳統經貿方式效率低、成本高、周期長。中非兩國貿易伙伴迫切需要一條跨語言、跨時區、跨洲際的高效經貿大通道。在此背景下,網上中非經貿博覽會應運而生。
“網上中非經貿博覽會是中非經貿博覽會的線上組成部分,是中非貿易伙伴跨語言、跨時區、跨洲際的經貿大通道。”據Kilimall CEO楊濤介紹,網上博覽會采取數字手段為中非27億人提供數以億計的商品展示及合作交流,網上博覽會由出口 B2C(Kilimall)、出口 B2B(KiliBusiness)、進口 B2C(非洲心選)、進口 B2B(KiliSupply)四大部分組成。
網上中非經貿博覽會構建了中國和非洲雙向進出口的經貿大通道。比如在Kilisupply(www.Kilisupply.com)網站上,平均每天有超過200條來自中國采購商的求購信息。非洲產的鮮花、堅果、水果、紅茶、咖啡、葡萄酒、木雕、手工藝品特別受中國采購商的青睞。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中非人民和企業都可以通過網上中非經貿博覽會找到自己想要的產品和理想的合作伙伴。
今天,博覽會的官網、展覽實況、經貿交易撮合功能全面連接,B2C進出口、B2B經貿撮合、B2B2C(非洲心選)微信商城全面上線。平臺既面向非洲和中國的供應商、采購商、貿易商、投資商,又直接面向終端消費者,既可幫助非洲客戶采購到物美價廉、品類齊全的中國制造,又可幫助非洲優質商品進入廣闊的中國市場,還能促進中非企業之間的投資、融資對接和合作。
“推出案例方案集和展覽,打造網上中非經貿博覽會作為我們規劃推出的一攬子機制舉措的一部分,今天同步閃耀面世,為博覽會的隆重開幕打出‘雙響炮’,實在可喜可賀。” 徐湘平表示,在未來的中非經貿合作進程中,將把案例方案作為常態化機制持續推進,使中國智慧、中國經驗不斷地融入到中非經貿合作的具體運營中去,不斷地為中非經貿發展提供全新的發展理念和模式選擇,推動更多更好的中非合作項目落地實施。針對網上中非經貿博覽會,下階段將著力推進平臺在非洲的落地和本地化,以及在中國線上線下的高效融合,建立撮合促進機制,更簡單高效地持續推進中非經貿合作,打造永不落幕的線上博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