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8日,中南傳媒(601098)在上交所掛牌,募集資金42.43億元,超募130%,成為我國第一支全產業鏈整體上市的出版傳媒股。
由此發軔,短短三年間,中南傳媒經營業務涵蓋圖書、報紙、期刊、音像、電子、網絡、動漫、電視、手機媒體、框架媒體等多種媒介,集編輯、印刷、發行各環節于一體,形成了出版、印刷、發行、報刊、新媒體五大產業格局,一個龐大的多介質、全流程、綜合性出版傳媒帝國已然成型。
而完成中南傳媒這一帝國的領軍人物就是享譽國內傳媒界人大代表龔曙光。過去三年,龔曙光著力打造從整合報網全媒體到橫跨五大產業的國內綜合性出版傳媒集團。未來三年,龔曙光將中南傳媒版圖積極擴張到互聯網金融業、數字出版領域,并努力打造成為世界知名的信息服務和傳播解決方案提供商、華文全媒介內容運營商、重要的文化產業戰略投資者。這個充滿想象力的傳媒帝國已初見雛形。
從14.82元的峰頂到7.57元的谷底,這是中南傳媒沉淀的兩年。正是這兩年,中南傳媒初步完成了對四大目標人群媒介需求的調研,同時根據他們各自不同的需求,打造出不同的媒介產品。
而從7.57元的谷底到15.05元的歷史新高,這是中南傳媒大舉進攻的一年。這一年即將召開的股東會或許再無對峙的硝煙。
從大湘網上線到與湖南教育電視臺合作,從成立財務公司到電子書包簽約200多所學校,從拿下長沙地鐵二號線廣告10年運營權到跨省投資北洋傳媒。多年積淀后噴涌而出的正是急速的爆發。
當然這些都還只是帝國戰役中的一個個小的戰斗,要構建傳媒帝國,龔曙光有他的全盤戰略。“主要是兩個結合,線上和線下的結合,大文化和專業金融的結合。”龔曙光對和訊網如是說。
線下整合傳統資源建網絡,新華書店的校園店和瀟湘晨報的社區店未來將變為互聯網時代的一個個神經末梢;而線上主要是搭建四大平臺,然后再整合成一個線上線下的閉環。
大文化則是首先基于大數據分析為四大目標人群提供媒介產品,最終打造成一個文化生態圈。生態圈里每個人群的活動會在公司構建的平臺上積累現金流,最終和互聯網金融整合,實現大文化和專業金融的閉環。
帝國根基:基于四大人群構建全媒介集團
龔曙光對中南傳媒的一切構想都基于對四大目標人群的分析,“這是我們的核心資源,也是我們和其他文化類公司的本質區別。為建立四大目標人群的數據庫,我愿花很多錢去調研。”龔曙光表示。
這四大目標人群是指以學生為主體(0-25歲)的青少年受眾群,以離退休人員為主體的55歲以上的中老齡受眾群,以白領金領、公務員和城市婦女為主體的城市動力受眾群,以城鎮居民為主體的湖南受眾群。
龔曙光稱,中國絕大多數的文化類公司是以媒介技術為核心動力的,“比方說做電視的,可能因為他擁有很強的電視技術積累,有很多的電視人才的積淀,所以他們會通過創辦不同的電視臺、不同的節目去鎖定所有的看電視的人群。而我們不一樣,我們從來就只設定了四個目標人群,針對這四個目標人群就他們的所有的媒介需求進行調研,然后根據我們對這些人群的了解和把握,特別是他們的需求,來打造不同介質的媒介產品。”
在對四大人群的需求分析完成后,中南傳媒陸續推出滿足每個群里的媒介產品,并計劃藉此打造全媒介的傳媒集團。“在我們做老年人群前,我們花了兩年時間對老年人群進行了調研,在了解了他們的需求之后才開始做報紙,我們用三年的時間就把它做到了一百三十多萬份。同時,我們做楓網,用十個月讓日均流量超過35萬,我們還做《康頤活過一百歲》健康雜志,只出了6、7期,現在已經發展到一十三萬份。”龔曙光向和訊網講述人群需求分析的重要性。
同時,龔曙光表示,在與湖南教育電視臺合作后,也同樣會以需求為導向來做。“我們把對于人群需求的把握作為核心資源去整合社會上的各種媒介人才,這樣就使我們的這條路走的可能比人家更輕松一些。”
帝國骨架:線上和線下整合
針對不同人群打造不同介質的媒介產品,藉此構建全媒介傳媒集團,這是龔曙光打造傳媒帝國的第一步。根基牢固之后,中南傳媒將對線下傳統資源做整合,同時在線上以產品為基礎搭建平臺,開始構建傳媒帝國的骨架。
據龔曙光介紹,在線下,中南傳媒將把所擁有的幾十年發展的出版資源、發行資源和物流配送資源系統地整合起來,使其能夠配合互聯網時代。“比方說我們新華書店在每個城市的門店之外建立大量的校園店,旗下的瀟湘晨報建立大量的社區店,這些網點最終會成為網上購物一公里的最終配送的最好體系。同時,這也是綜合性服務功能很強的銷售網絡,一個針對具體人群的銷售網絡。所以在線下我們對傳統資源進行一個整合后,它就會和網上平臺打通,就把傳統業態變為了新業態,它就不再是一個傳統的新華書店,不再是一個傳統報社的發行單位,它將是一個大的互聯網時代的神經末梢,一個傳輸網絡。”
其實,這個線下的整合中南傳媒已有一定成效。龔曙光向和訊網透露:“湖南這邊當當和卓越等平臺的配送,現在絕大部分是我們在做,我們一年配送的收入達幾千萬。”
此外,線上這塊公司計劃搭建四大平臺,分別是數字出版平臺、新聞門戶平臺、生活門戶平臺和移動互聯網娛樂平臺。目前,公司前3個平臺已基本構建完成:天聞數媒數字教育和電子書包搭建了數字出版平臺,紅網搭建了新聞門戶平臺,大湘網搭建了生活門戶平臺。
對于第四個移動互聯網娛樂平臺,公司此前已有“天聞動漫傳媒公司”,涉及動漫,但暫無游戲運營業務。對此,龔曙光向和訊網表示,“我們從來都沒有拒絕過手游,只是我們沒找到能夠與我們戰略比較契合的標的,一旦找到我們肯定會介入的,因為我們不拒絕游戲,只是我不接受這種帶黃帶恐的游戲。”
對于平臺的搭建方式,龔曙光表示一方面是依靠自己創辦,可與一些成熟平臺合作,“比如我們的大湘網就是跟騰訊合作搭建的。”此外,就是通過并購的方式,龔曙光打算把這作為搭建平臺的一個重要發展路徑來推進。“不過,并購有點像談戀愛,不是你覺得它能成就一定能成。全世界的并購的成功率其實是很低的,盡管我們看到全世界的文化產業的并購風起云涌,但是一百年以來的并購成功率僅30%左右。這么些年股民都追著我罵為什么對于并購這么吝嗇,我謹慎是因為我們一定要做,要做就要有一個模索過程,而這個摸索過程是公司未來成功并購的基礎。其實我們審慎更表達了我們的決絕,因為如果這個事情我不打算做或不打算長期做我就不需要這么審慎,我們這么審慎就是因為我們打算把并購作為我們最重要的發展路徑來推進。”
線下建網絡,線上搭平臺,然后再線下線上整合,最終完成一個完美的閉環,這是龔曙光為帝國構筑的骨架。
帝國成型:大文化和專業金融整合
龔曙光對傳媒帝國設計的總路徑是從“單一媒介產品到多介質內容平臺最終到全媒體文化生態圈”。龔曙光設想,在大文化生態圈建成后就會沉淀大量閑散現金,最終再和專業金融整合成互聯網金融產品。作為人大代表,他今年兩會議案正是“互聯網金融立法”。
對此,龔曙光向和訊網調侃自己說,“別人說我龔曙光憑什么做互聯網金融,他不知道我擁有未來中國中小學生這么大一個數據庫,我還擁有中國老年人群這么大一個數據庫,我不跟馬云一樣做余額寶,但是我這兩個數據庫足夠我做一個天大分量的互聯網金融平臺,而且別人進不來,因為可能這還是個封閉系統。”
不過,就目前而言,中南傳媒還只完成多介質內容平臺的搭建。而對于全媒體文化生態圈的構建,還得一步一步走。據龔曙光透露,目前,電子書包已賣到了200多所學校,不過,大多學校還僅用做管理工具,在教學方面還不是剛性需求。
不過,龔曙光表示,“中國目前有40萬所實驗小學,假設哪怕有20%,即8萬所,每一個學校哪怕是培養一個班,一個班以及它學校的管理系統若要100萬,那是多大的市場!”
龔曙光認為,一個基于目標人群需求設計的媒介產品增長到一定規模后,龐大的數據庫未來所形成的將是一個像騰訊一樣的文化生態圈,在這個生態圈里面應該做到學校的一切功能和產品都是可以滿足的。
龔曙光稱,“就數字教育管理系統這塊,學校就完全可以用這個系統解決學生、家長、教學方和管理方的所有問題,包括學生在校內的消費。而校內消費就像余額寶一樣,你這個錢在我的系統里面是以一個不支付利息的狀態存在的。”
正是這個“穩定的不支付利息”的現金構成了公司互聯網金融的基礎。老人群里這塊也同樣如此,在《快樂老人報》突破130萬發行量的當下,龔曙光計劃接下來把媒介的影響力深入到老年產品的研發和銷售中。“基于老人文化生態圈這個大數據,我們也可能會進入互聯網金融、進入保險(放心保)、理財及小額投資。對于老年人而言,大額的投資他不一定會做,但一千塊錢幾千塊錢的小額投資他可能會有興趣,因為這對他的人生是一種積極向上的激勵。輸了他不一定有多少挫敗感,但一點點成功感就能激勵他的人生。因此,我們從一個獨特的角度來推進了老年產業,這種影響力和爆發力可能是現在無法想象的。”
為全面布局互聯網金融,中南傳媒已于去年成立財務公司,同時,龔曙光向和訊網透露,“我還希望做基金、證券等金融平臺。但我不會做傳統意義上的證券公司,我做的這東西一定是和文化相關的,一定是為了整合文化資源,管理文化資產和我構建的文化生態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