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業在世界經濟、歷史、文化、政治等發展的各個階段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說,世界文明的發展離不開印刷業的發展。在我們的生活當中,目力能及的范圍之內,印刷制品無處不在,它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關。在工業技術水準得到充分發展和利用的當今制造業,全球環境氣候問題已成為國際組織和各國共同關注的話題之一。隨之而來的節能、降耗、減排和綠色等詞匯屢屢出現在新聞中。在我國,印刷企業對節能、降耗、減排和綠色的追求,同時也意味著我國印刷產業發展方式的轉變。
一、政府推動綠色印刷全面回顧
2010年9月14日,環境保護部部長和周生賢和新聞出版總署柳斌杰正式簽署了《實施綠色印刷網戰略合作協議》,標志著我國綠色印刷事業的啟程。到今日,綠色印刷政策在我國已實行一年多。回首這一年多的歷程,有收獲、有癥結,政府躊躇滿志勢將綠色印刷推入新的歷史軌道,媒體以及其他社會組織需要堅定宣傳和執行的信念。筆者深深感到綠色印刷進程任重而道遠。
2011年10月8日,新聞出版總署和環境保護部共同發布了《關于實施綠色印刷的公告》,當中清晰的制定了實施綠色印刷的目標:通過印刷行業實施綠色印刷戰略,到“十二五”期末,基本建立綠色印刷環保體系,力爭使綠色印刷換企業數量占到我國印刷企業總數的30%,印刷產品的環保工藝、技術和產能,促進印刷行業實現節能減排,引導我國印刷產業加快轉型和升級。
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中,首次提出了推行政府綠色采購概念,這對政府采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貫徹落實國家的大政方針,中央國家機關政府采購中心將有關綠色印刷內容納入到了中心制定的“十二五”期間總體發展思路中。
2012年4月6日,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教育部和環境保護部,聯合頒布了《關于中小學教科書實施綠色印刷的通知》。中小學教科書實施綠色印刷對于保護我國青少年的身體健康和轉變印刷業發展方式是重要的舉措。
2012年5月17日,《環境標志產品技術要求印刷第二部分:商業票據印刷》征求意見稿出爐,并于2011年和2012年分兩批在部分商業票據印刷企業進行了驗證。
據統計,自2010年實施綠色印刷以來,我國已有153家企業獲得了綠色印刷認證,綠色印刷標準、檢測、認證體系基本形成。二、2012綠色印刷的“豐收年”
1.惠及民生受熱捧
其中,明確規定了中小學教科書實施綠色印刷的范圍包括全國義務教育階段的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的所有教科書。印刷業內,承印教科書往常是一塊“香餑餑”,人人都想分得一杯羹。而政府執行這一舉措,這也就意味著,中小學教科書必須委托已獲得綠色印刷環境標志產品認證的印刷企業印制。這個政策的制定,加強了執行綠色印刷的力度,使得印刷企業能夠積極的、主動的獲取綠色印刷環境標志產品認證。另外,中小學教科書實施綠色印刷有助于幫助我國青少年兒童樹立綠色印刷的意識。青少年兒童的未來就是祖國的未來,讓孩子從小在綠色印刷的氛圍中成長,在潛意識中可影響其的身心健康。而這兩者都可促進,我國綠色印刷未來的發展。
據了解,全國一半以上中小學生(超過9600萬人)至少人手一本綠色印刷教科書。根據《通知》從今年秋季學期起,各地使用的綠色印刷中小學教科書數量應占到當中小學教科書使用總量的30%。這樣看來,推動中小學教科書綠色印刷的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據悉,目前已獲得綠色印刷環境標志產品認證的印刷企業,通過改進工藝設備、降低環境噪聲、減少粉塵排放,還使近百萬印刷從業人員的工作環境得到了改善,避免了其在日常工作中,接觸到有毒的印刷產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質。
2.印刷企業獲益多
所謂魚與熊掌可兼得,正是綠色印刷的發展目的。對于企業而言,降低了成本,擴大利潤率;在環境保護方面,減少了有害氣體和物質的排放。企業可以賺到更多的利潤,國民的生態環境又可以完善的保護,正是綠色印刷在中國發展的良好趨勢。
綠色印刷是印刷產品銷往國外的基本標準。在全球經濟持續低迷的大環境下,很多國內企業的外單開始出現了銳減的情況。他們往往怨聲載道,認為是外部環境迫使自己公司的業務下滑。殊不知,外商的需求量或者說為訂貨量的確是有所減少的,可是,對于那些穩拿綠色印刷技術和認證的企業而言,他們的損失是很小的。此話何解?對于外商而言,他們需要的供應商是能夠符合歐洲標準的,也就是說,比在國內銷售的產品規格要高、要求要高;經濟不景氣使得訂單量減少這是不能改變的事實,來自外商訂單量的減少,對于那些已經通過綠色印刷環境標志產品認證和印刷技術水平高的企業,影響是絲毫的。
蘇州柯美樂公司就是在出口印刷制品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其負責人一言道出了其中的真諦:“出口數量的確有所減少,但是降幅很小,因為我們的實力,外商而選擇我們,對于那些排在后面的印刷出口企業,外商減去他們的訂單是遠遠超過減少給我們訂單的數量的。回想幾年前,她很感慨的地說:“當時我們也是被逼上梁山的。當時,柯美樂公司出口印刷制品的業務,由于不懂綠色印刷技術,而亮起了紅燈,幸好當時我們堅持走綠色印刷的道路,才使得公司在科技創新方面一直勇于突破。
3.實施綠色印刷,推動我國印刷業的良性發展。
就拿CTP而言,我國保有量已達到5500臺。與傳統制版流程相比,采用CTP后,印刷企業用于環保的綜合成本降低了約10%,制版效率提高了5倍,制版質量更加穩定。全國已有60%的規模以上印刷企業采用了CTP技術和數字工作流程,顯著提升了印刷行業的數字化水平。三、死角依然有包裝變綠迫在眉睫
1.兩個事件引出的包裝環保問題
1)微博熱議快餐店印刷紙安全事件。
11月初,新浪微博上一條關于“薯條不能這樣放”的信息,引發了眾多網友的轉發和熱議。緣由在于快餐店印刷紙不屬于食品包裝,也就不受食品包裝安全條例的制約,商人也就有機可趁,可以鉆此漏洞。
2)康師傅等多廠家碗面用紙安全引人憂。
近日,媒體爆出康師傅、統一、五谷道場等6個品牌的方便面碗的外層紙內側均檢測出熒光。有關的食品包裝人士指出,這可能是使用了非食品級用紙。
2.食品包裝亟待解決
食品藥品包裝是否安全是與百姓的健康最密切的,也是最敏感的話題。相信大家還記得,三聚氰胺和皮革膠囊等臭名昭著的事件,為何以上兩個事件還是如此具有“吸精力”呢?老百姓關心的話題,或者說他們的要求水平并不是難以企及的高難度,而當連這基本的安全問題都無法解決時,引來的不僅是“注目”,還有躁動不安的人心和鋪天蓋地的民怨。
根據兩部委(新聞出版總署和環境保護部)在去年發布的《關于實施綠色印刷的通知》“實施綠色印刷的工作安排”中的第(二)項“深化拓展階段”中明確寫到,“2012年至2013年,在綠色印刷全行業構筑綠色印刷框架。陸續制定和發布相關綠色印刷標準,逐步在食品藥品等領域推廣綠色印刷。”時間飛逝,2012年已走到了年末,而2013年還是未開始,我們期待相關部委能夠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讓綠色之風吹綠食品、藥品包裝。
結語
正如新聞出版署副署長閻曉宏先生在2012年11月5日“綠色印刷推進會”上的指出,綠色印刷就是在印刷行業內落實科學發展觀。節能減排和印刷產業結構調整等都是科學發展的體現。筆者作為一位印刷行業媒體人,常常奔走于一些印刷廠和綠色印刷活動的現場,深感綠色印刷在我國的迅猛發展和其造福人類的益處。但是,我們要認識到當前我國實施綠色印刷任然是任重道遠。因為我國綠色印刷事業起步較晚,獲得綠色印刷企業的數量僅占全國0.15%,和發達國家相比我們的綠色印刷水平較低,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可喜的是,我們看到了政府部門實施綠色印刷的決心和人們對于綠色認識程度的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