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產業遭遇增長瓶頸的情況下,“并購”成為當下傳媒股的主題。傳媒上市企業意欲通過這種外延式的擴張,來實現自己的“文藝復興夢”。
一度沉寂的傳媒股近期連連曝出重磅消息,并迎來一股集體飆升的小高潮。華誼兄弟、鳳凰傳媒和天舟文化通過大手筆并購,進軍正紅得發紫的游戲行業;中南傳媒控股湖南教育電視臺,繼續著自己的“多介質、全流程”征程;華策影視則通過收購克頓文化,進一步完善在影視產業鏈上的布局……在傳統產業遭遇增長瓶頸的情況下,“并購”成為當下傳媒股的主題,意欲通過這種外延式的擴張實現“文藝復興夢”。
收購網游熱潮
據《出版人》統計,今年以來,已公布的傳媒行業并購交易案例有近40起,涉及的總金額超過400億元。其中,影響較大的包括年初浙報傳媒投資近35億收購盛大旗下兩家網游公司,8月末民營書業第一股——天舟文化以12億“鯨吞”手游公司神奇時代,鳳凰傳媒接連出手控股慕和網絡、上海都玩等多家網游公司, 華策影視16億收購克頓文化傳媒創下影視業并購紀錄等。
在收購案例中,網游公司成為眾多傳媒上市公司爭搶的“香餑餑”。今年年初,浙報傳媒曾以34.9億元高價從盛大手里買下了杭州邊鋒和上海浩方兩家網絡游戲公司,也由此拉開了傳媒上市公司收編網游企業的序幕。
8月27日,天舟文化公布重磅重組方案,擬斥資12.54億元完成對神奇時代100%股權的收購。隨后,天舟的股價迎來9個連續漲停,股價翻番。據了解,神奇時代成立于2009年,曾先后開發出《忘仙》、《三國時代》、《潛龍》、《最游記》等游戲產品。其中《三國時代》和《忘仙》兩款產品較為成功,前者于去年2月推出,目前累計注冊用戶超過1000萬,累計充值金額逾6000萬元;后者則是在去年6月問市,目前累計注冊用戶超過1300萬人,累計充值金額已近3億元。
幾乎與天舟文化的并購公告前后腳時間,鳳凰傳媒也發布兩起網游公司收購案。8月22日,鳳凰傳媒公告稱擬以3.2億元增資控股手機游戲開發公司——上海慕和網絡科技,進軍手游領域。根據方案,鳳凰傳媒將先對下屬全資子公司鳳凰數字傳媒增資3.2億元,由鳳凰數字傳媒作為主體出資3.104億元認購慕和網絡的新增注冊資本355.56萬元。慕和網絡承諾在2014年、2015年的凈利潤分別不低于5291萬元、6349萬元。隨后,鳳凰傳媒又于9月11日披露公司子公司鳳凰數字傳媒以人民幣2.772億元受讓上海都玩55%的股權,成為上海都玩的控股股東。
據了解,慕和網絡是一家手機游戲開發公司,根據易觀智庫2013年一季度發布的《中國網游市場數據報告》顯示,慕和網絡占據移動游戲市場3.9%的市場份額,排名第四。而另一家收購對象——都玩網絡成立于2012年3月,主要從事網頁游戲的開發和運營,公司旗下目前已擁有《武尊》、《傲視千雄》、《傲視遮天》、《龍城》、《赤月》、《問鼎天下》等多款游戲產品,且已與國內50余家游戲平臺達成了合作協議,累計注冊玩家數1300萬,日活躍玩家數60萬。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幾波傳媒股的大漲,要么是重大利好的宏觀政策發布,要么是新媒體和影視公司充當領頭羊,通過新潮的概念和動人的故事贏得投資者歡心。而這一次的大幅拉升,則是由傳統出版傳媒企業擔當舉旗人,一馬當先的天舟文化、鳳凰傳媒,股價屢創近期新高。
“重組必漲”是中國股市的一條“鐵律”,而如今,傳媒股也深得要領,在傳統業務增長乏力的情況下,傳媒上市企業紛紛通過外延式擴張快速提升公司業績。
有業績,還要有故事
以圖書出版業務起家的上市企業,近期為何集體發力網游公司?作為一家傳統出版企業,一方面傳統出版業務要加強,另一方面由于整個時代背景和行業背景都在轉變,我們也需要轉型。公司把數字出版作為加快轉型、持續發展的戰略板塊,而網絡游戲無論是從市場還是從國家的行業規劃部門來講,都是把它作為數字出版的重要組成部分。”鳳凰傳媒董事會辦公室工作人員在接受財經媒體采訪時表示,“無論手游還是頁游,都屬于網絡游戲,屬于鳳凰傳媒產業鏈的重要組成部分,收購它們是從整體布局和戰略上來考慮的。”
雖然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一直將網絡游戲歸為數字出版的范疇,但其實,每一位從業者都很清楚:二者本是牛馬不相及的東西。顯然,鳳凰的這一解釋似乎并不能完全令人信服。作為中國出版業資產總額最高、綜合實力最強的出版集團,鳳凰傳媒的盈利能力并不弱,卻依然無法令投資者和股民滿意。這或許就是上市的“副作用”——資本市場逼迫你不僅要有業績,還要有故事。
天舟文化的抉擇就是一個典型。與其他傳媒上市公司的收購行為不同,天舟文化收購神奇時代的案例被投資界稱作“絕處逢生”。作為“民營書業第一股”,天舟文化曾經春光無限,既沐澤了政策性的紅利,又趕上了先發的概念優勢。不過,最近一兩年教輔市場的大變局也讓這家企業“很受傷”。根據不久前公布的2013年中報顯示,該公司今年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大幅下滑49.12%。
在傳統圖書業務“日薄西山”,數字出版不見起色的情況下,天舟文化必須要為自己找到一條發展的捷徑。而收購神奇時代,不僅為天舟注入了新鮮血液,甚至可以說是一次“新生”。根據雙方的協議,被收購方神奇時代原股東方承諾,2013年、2014年、2015年,神奇時代凈利潤分別不低于8615萬元、1.2億元、1.5億元。在創業板上市的天舟文化本身利潤規模不大,這一數字意味著未來3年天舟文化的大部分凈利潤將來自游戲業務。
“我們收購神奇時代并不局限于做手機游戲,更主要的是從傳統出版向數字出版、移動互聯網進行拓展。”天舟文化董事長肖志鴻在9月11日的臨時股東大會會后向投資者如是強調。會上,肖志鴻坦言,傳統出版走下坡路是公司向新媒體謀求突破的催化劑,但他表示,真正促使公司邁出這里程碑式一步的還是其近年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的一次合作——天舟和鳳凰傳媒曾合作開發了《洛克王國》等游戲改編書,結果出乎意料的暢銷,這個嘗試讓肖意識到手機游戲和傳統出版可以雙向轉化。肖志鴻表示,未來天舟文化將充分利用公司與神奇時代雙方的優質資源,打造“線上游戲、線下圖書”的新模式,而公司原有的教材、教輔等傳統出版業務,也將向新媒體延伸。
不過,故事講得再精彩,也改變不了一個事實——天舟文化其實已經由出版股變身成了游戲股。與鳳凰傳媒、天舟文化大舉進軍游戲相比,另一只重量級的傳媒股——中南傳媒的收購策略顯得要“保守”和穩健了許多。8月初,該公司發布公告稱,與湖南教育電視臺已達成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成立合資公司作為湖南教育電視臺市場營運主體,提供除時政類新聞節目以外的其他所有節目。
從中南傳媒的業務版圖來看,圖書、雜志、報紙、網絡和數字出版等一應俱全,唯獨缺少廣電板塊。而此次與湖南教育電視臺的合作,被投資圈視作是涉水廣電影視業務的一次“破冰”嘗試,為中南傳媒發揮自身內容優勢、延伸產業鏈條提供了良好舞臺。不過,以“多介質、全流程”為發展戰略的中南傳媒,在媒體形態不斷完善的同時,也面臨著來自股民的增長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