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力新業態延展產業鏈
伴隨 IPO放開以及整合重組,包括出版發行企業在內的上市隊伍不斷擴容,如今已先行上市的書企已有12家。截至4月29日,鳳凰傳媒(601928)、中南傳 媒(601098)、中文傳媒(600373)、時代出版(600551)、大地傳媒(000719)、長江傳媒(600757)、出版傳媒 (601999)、新華傳媒(600825)、皖新傳媒(601801)、新華文軒(00811)、天舟文化(300148)、當當網(DANG)12家 在A股、H股、美股上市的國內出版發行及相關企業的2013年報公布完畢,除新華文軒和當當網外,其余各家2014年一季報也已陸續公布。商報將第8次通 過對上市書企年報和半年報的分析,透視2013年以來各家的業績表現以及2014年可能的發展路徑和趨勢,觀象書業陰晴冷暖。
營業收入全部增長 凈利增減劃分陣營
針對中國出版傳媒商報“商報每周傳播股評”欄目重點關注的12家已上市書企,通過各家的2013年報我們能夠看出:12家營業收入總額突破500億元大 關,達577.12億元,與2012年度的493.09億元同比增長17.04%;所有12家上市書企2013年營業收入均實現增長;營業收入突破50億 元的陣容擴充到了5家。
中文傳媒2013 年末資產總額達119.40億元、實現營業總收入113.87億元,邁入“雙百億俱樂部”。按營業收入排名,毫無懸念地再次蟬聯榜首。該公司2013年營業總收入同比增長13.83%;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6.37億元,同比增長25.78%;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6.35億元,同比增長 29.53%;基本每股收益1.00元,同比增長12.36%;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每股收益0.99元,同比增長15.12%。可以說,發行物流、傳統出 版、教材教輔和物資貿易四大板塊有力地支撐其業績,各項經營指標呈現較好增長態勢,物資貿易、出版業務、發行業務、物流業務、印刷包裝、新業態同比增長分 別為8.06%、25.24%、13.58%、87.14%、17.40%、605.99%。
2013年實現營業收入超過50億元低于100億元的上市書企,由2012年的3家,擴充至中南傳媒、鳳凰傳媒、當當網、新華文軒4家。其中,中南傳媒 實現營業收入80.33億元,同比增長15.91%;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11億元,同比增長18.10%;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凈利潤 10.24億元,同比增長16.36%;實現基本每股收益0.62元。鳳凰傳媒實現營業收入73.16億元,同比增長9.10%;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 的凈利潤9.40億元,同比增長1.4%;實現每股收益0.37元;扣除上年發行板塊增值稅免征及退稅錯期因素影響,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則同比增長了28.07%。
當當網2013年總營收63.25億元,較2012財年增長21.80%;媒體產品營收40.501億元,同比增長24.50%;日用品營收 19.955億元,同比增長12.80%;其它營收2.794億元,同比增長61.50%。得益于發行分部的征訂、互聯網銷售等業務帶來的收益增長,新華 文軒2013年度實現銷售收益突破50億大關達51.35億元,年度溢利5.95億元,同分別上升11.80%及3.10%;每股基本盈利為0.55元。
皖新傳媒、時代出版、長江傳媒3家2013年度的營業收入旗鼓相當,分別為45.96億元、43.24億元、42.08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為 26.15%、37.72%、20.70%。而從利潤來看,則依次是皖新傳媒、長江傳媒、時代出版,皖新傳媒2013年營業利潤6.04億元,歸屬上市公 司股東的凈利潤6.06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為14.62%、21.42%;長江傳媒實現凈利潤3.78億元,同比增長15.8%;時代出版2013年度凈 利潤3.47億元,同比增長12.10%,每股收益0.69元,同比上漲11.14%。
大地傳媒、新華傳媒、出版傳媒和天舟文化4家2013年度的營業收入仍低于30億元。其中大地傳媒2013年實現營業收入28.85億元,同比增長 27.02%,實現利潤總額2.92億元,同比增長52.37%;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85億元,同比增長44.74%;基本每股收益0.65 元,同比增長44.44%。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70億元,同比增長39.01%;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每股收益0.62元, 同比增長40.91%。新華傳媒2013年實現營業收入18.47億元,同比增加2.90%,但利潤總額1.10億元,同比減少29.09%;歸屬于母公 司股東的凈利潤5949.85萬元,同比減少45.40%;每股收益0.06元,同比下降40.00%。出版傳媒則實現營業收入13.28億元,同比增長 4.72%,其中主營業務收入12.80億元,同比增長4.95%;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003.38萬元,同比增長3.34%。天舟文化實 現總收入為3.28億元,同比增長17.20%;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2032萬元,較上年同期增7.00%;基本每股收益為0.13元。
數字出版初顯成效外延拓展帶來機遇
透過上市書企2013年年報不難發現,書業的亮點仍是發力并購重組、新業態及產業鏈延展。如正積極推動由單一產業經營向產融結合、財團發展模式轉型升 級,由線下為主向線上與線下結合的業態轉型升級的中南傳媒,其2013年報中首次將數字出版業務單獨列示,披露其2013年實現營業收入1.39億元,同 比增長超過1200%,成為該公司業務最大亮點。據披露,天聞數媒2013年AiSchool數字教育解決方案單校產品成功拓展209所學校,實現深圳龍 崗數字教育項目一期成功交付并確認收入4580萬元,并提出2014年力爭單校云課堂產品拓展覆蓋到500~600所學校,區域教育云部署增加到2~3個 實驗局點;同時培育了政企學習大客戶訂貨區、區域教育云的商用版本以及場景式內容產品、安全Pad等可批量銷售的政企學習產品。而中南傳媒2014年的重 點也將是繼續打造數字教育及數字出版平臺,并積極拓展至在線教育;同時2013年末在手現金達到84.6億元,加之財務公司的成立,為其外延擴張提供了雄 厚的資金支持。
除四大板塊支撐業績外,中 文傳媒2013年實行的多項并購,如藍海國投并購北京藝融民生,實現規模經濟;印刷集團收購立華(昆山)彩印,促進印刷業的轉型升級;成立新媒體集團并購 重組北京百分在線,加快數字出版和銷售渠道等,也為其新業態實現收入1.27億元,毛利率為82.93%,營收占比同比增加1.2個百分點。2014年, 該公司還將建立并購重組項目庫,推進跨地區的并購重組;同時繼續開發新媒體業務,搭建新業態框架,完善產業鏈,促進產業鏈的進一步延伸。同樣,鳳凰傳媒 2013年報顯示,其包括數字內容、數據庫建設、多媒體出版、網絡游戲、云計算中心、移動閱讀、視頻點播、數碼印刷、有聲閱讀等內容在內的數字化業務已初 步形成規模,年銷售超過4億元。其中,出資3.1億元并購的慕和網絡實現營收1.88億元,鳳凰游俠網全年實現營收2000萬元;加上以2.77億元收購 的上海都玩55%股權、現金購買原屬于控股股東的鳳凰傳奇影業公司和5家印刷企業股權等外延式拓展,將有助于鳳凰傳媒對產業鏈上下游的整合,積極向新媒體 轉型。
時代出版近年也展開了新媒體布 局,2013年以來產品可謂全線發力,如“時光流影TIMEFACE”數字平臺從動議到平臺的設計和開發順利進行,全面打造“深度社交+內容聚合”;其幼 兒園全媒體電子教材已覆蓋10省市1000所幼兒園;實體玩具與互動電子書相結合的“豚寶寶妙趣盒”借助玩具廠商渠道出口內銷;“時代e博”則打造“書香 社區”和“智慧校園”兩個應用出版服務平臺,建立具有行業特色的數據庫出版模式;與此同時,時代出版還成立“時代雅視”進軍電影行業,將影視與文學相結 合,并與數字平臺相嫁接,打造融合電影、圖書、旅游、廣告四位一體的電影手冊。
同屬安徽并在省內完成發行渠道布局的皖新傳媒,近年也通過“渠道網絡+銷售終端”的優勢提出了以文化消費、教育服務和現代物流三大方向為主的多元化業務 模式探索。其中文化消費將以我國臺灣誠品為標桿,將門店改造為集圖書、休閑、文化場所消費于一體的綜合性文化Mall;教育服務則與南京金智教育合作,建 立安徽皖新金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著力打造安徽省最大的數字教育基地和最優的數字教育服務提供商;在傳統出版發行物流服務的同時,積極拓展第三方物流和第 四方物流,成功中標聯想、海爾等安徽的物流業務。
而借助全國首家兒童出版集團平臺及少兒內容出版的實力,長江傳媒有望布局兒童教育產業鏈一體化,一是推廣其“1.5代”互動學前教育產品,意圖打造“玩 中學”的幼教標桿;二是以“文學+X”內容推動產業鏈延伸,明確提出在網游、手游、影視等新興業務中戰略擴張的計劃。出版傳媒也將數字出版作為傳統出版轉 型的方向和重點,全年數字出版產品2527種,同比增長50%,占當年同期紙媒出版產品品種的71%,如“大耳娃”數字化兒童交互體驗館建設項目、建筑設 計數據庫系統、微電影數字平臺建設項目,以及“遼寧掌映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從劇本、拍攝制作到渠道發行的產業鏈建設已經初見規模。同時不斷探索多元化發展 新模式,業務范圍拓展至廣告業務以及書畫、玉器、古玩等文化商品的運營拍賣、展覽、日常零售、教育培訓等。
新華傳媒此前幾年報刊及廣告收入在新媒體的沖擊下連續負增長,總營收也處于下滑或低增長態勢,業務轉型已迫在眉睫。作為重組后的上海報業集團唯一上市公 司平臺,上海報業集團對報業資產的重組優化與新媒體業務的布局轉型,將為新華傳媒相關業務的重組、資產注入與新業務拓展提供諸多可能空間。而在剝離了北京 東方天舟、云上森林和浙江天舟三家虧損的控股子公司后,天舟文化未來或將資源聚焦于以游戲和在線教育為代表的新媒體業務以求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