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2014年中國(上海)國際印刷周主旨報告發布,公布了我國印刷業發展的最新數據。2013年,我國印刷業總產值首次突破1萬億元,達到10398.5億元,比上一年增長9.3%,整體規模排在全球第二位;全國共有印刷企業10.5萬家,從業人員341.5萬人,全行業資產總額10624.7億元,利潤總額796.2億元,對外加工貿易額837.5億元。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印刷發行司司長王巖鑌表示,這是繼前年我國印刷業增速首次從2位數回落到1位數(9.6%)之后,增速再次有所放緩。中國印刷業繼續保持了穩中有進、提質增效、綠色發展。
報告顯示,從產業區域來看,我國中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成效明顯,2011年到2013年,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6省印刷產值由1094億元增長到1538億元,平均增長率為20%;從產業結構來看,出版物穩定增長的基礎上,包裝裝潢印刷產值保持快速增長,2013年產值達7742億元;從環保舉措來看,2013年全國43家印刷企業獲得中央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共計2.765億元的綠色印刷扶持,據估算,這至少帶動了社會50億元的綠色印刷投資。
此外,數字印刷發展模式的探索可圈可點。2013年我國數字印刷實現產值103億元,比上一年增長63%,占印刷總產值的比重首次達到1%。全國共有專營和兼營數字印刷企業2488家,數字印刷生產設備7715臺(套),均比上一年增長兩倍多。
能夠取得如上成績有多種因素,王巖鑌介紹說,這主要得益于中國印刷業可持續發展外部經濟社會需求和內部創新需求的滿足。此外,簡政放權、加強監管、推進綠色印刷實施、創新服務手段以及分類指導的完善規劃,也對促進印刷產業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